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学院一项目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政项目

时间:2024-04-30作者:徐晨晨点击数:

日前,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发布《关于2024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入选名单的通知》,新普京澳门娱乐场网站《学科牵引,协同融合——新时代高校地学博物馆育人创新路径的实践探索》项目入选高校场馆育人作用开发名单。

近年来,学校学院立足高等教育发展新阶段,对接时代新人培育新要求,充分发挥博物馆育人功能。校地质博物馆作为全省首家高校地质博物馆,集科普展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为一体,是学校三全育人的重要载体,先后获批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已经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阵地”、对外交流与形象展示的“新窗口”、科普教育的“打卡地”和深受师生喜爱的“新地标”。

学科牵引,夯实博物馆育人根基。博物馆依托优势学科地质学科建设,展品包括矿物、岩石、古生物化石等地质标本近千件,除部分来自社会捐赠外,积淀了数代地质学者、师生丰硕的研究成果。展品自带“学术文化气质”,“土生土长”于日常的教学科研中,“熠熠生辉”于教学相长的专业文化传承中,具有极为珍贵的研究价值,奠定了博物馆育人的深厚根基。

创新路径,讲好博物馆育人“大课堂”。注重挖掘博物馆育人元素,将其作为开学第一课、毕业最后一课、爱校荣校教育、专业教育的重要平台,打造“博物馆里的思政课”“节日里的思政课”,邀请专家教授、师生校友走进博物馆,讲述展品背后的工业报国故事、科研育人故事等;建设“地球科学说”“我的野外地质日志”“Calling地球”等广受欢迎的科普公号和育人专栏,发布原创推文两百余篇,将博物馆里的文化资源场所转化为学生精神成长的体验场。

多维融通,扩大博物馆育人“朋友圈”。整合校内外资源,通过开放式、全方位、专业化的展陈和“引进来”“走出去”的互动交流机制,不断延伸文化育人新场域。依托地质博物馆,每年接待师生校友、中小学群体、骨干培训班、企事业单位来访等100余场次、2000余人次;面向校内外开办地学科普、生态文明讲堂达200场,辐射人群达5万人次;持续深耕“地球文化节”品牌活动,发起安徽省大中小学地球科学创新人才培养论坛;打造“阳光科普”讲师团,捐建砂坝小学“地球科学科普展览室”,推动科普进社区、进校园、进乡村,构建起大中小学、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为主体的立体科普育人体系,成为学校对外宣传和社会服务的靓丽名片。

文/徐晨晨  图/杨子凡  审核/鲍丽娟